工伤恢复后离职有赔偿吗
工伤恢复后离职,职工仍然可以获得赔偿。
1.工伤职工在辞职时,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一规定确保了工伤职工在辞职后依旧可以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2.值得注意的是,工伤职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期间,若出现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同意劳动能力鉴别或拒绝治疗等情形,将会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后辞职赔偿的法律依据
找法网提醒,工伤后辞职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别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这一条约为工伤职工辞职后的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工伤后离职怎么样获得赔偿
工伤后离职的职工,要获得赔偿,第一需要完成工伤鉴别程序。工伤鉴别的程序包含: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携带有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别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等有关材料于指定时间来做鉴别;
3.鉴别办对鉴别者携带的材料进行确认后,交纳鉴别费;
4.鉴别办按期召开鉴别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由单位劳资职员前来领取鉴别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完成工伤鉴别后,工伤职工可以依据鉴别结果向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申请相应的赔偿。
在申请过程中,工伤职工需要筹备好有关证明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伤残等级鉴别书等,以确保赔偿申请的顺利进行。